原本此文只是當初還在中壢教琴時,為了銷售而整理的資料,沒想到備受好評,因此隨著時間更迭,我也做了數次的修改,並希望這份資料能幫助到更多的人。

本文可無償轉載、分享,只是先告知我一聲就好了。不過...你就這麼copy走當成你自己的,我也拿你沒皮條就是了。

最後修改時間:2020/06/15

 ---

一、木材

單板合板

製造一把吉他最重要的材料就是木頭,也是影響吉他價位高低最主要的因素。

一般依用料可將民謠吉他(或稱空心吉他)分為三類:合板、面板單板、全單板三種。

那麼,何謂合板、單板呢?

單板木即為一塊完整的木板,合板即為夾層板,最常見的做法為將兩片薄木板像夾心餅乾般夾住一層木屑,再以白膠黏合,或是用較便宜粗糙的木板,表面貼上一層漂亮且木紋獨特的"皮"。由於取材容易,所以適合大量生產;至於單板木,由於樹木生長形狀及木材加工特性的關係,要大量取得形狀完整的木板較為不易,尤其為了滿足消費者挑剔的眼光,木材的紋路還要夠漂亮。

那麼,除了取材的問題,為什麼單板製成的琴較為高級呢?

上述已提到民謠吉他有三種,合板即全為合板木製作,面板單板是指面板以單板木製成,全單板則是除面板外,側、背板也為單板木。

單板木的細胞壁是共通的,如果常常彈奏,時間一久,細胞壁開了之後會使得音色更加明亮飽滿,一般粗估可在十年左右達到巔峰。

合板木由於結構問題,琴弦的振動無法被面板充分共振,延音勢必會不如單板,而白膠極怕濕氣,保存不易,所以合板木製成的吉他在海島型氣候的寶島台灣,最快一年後音色便會空洞化。

這就是為什麼有的吉他只要四、五千元,有的卻要上看兩、三萬元甚至更高!明明乍看之下長得都一樣,魔鬼卻都藏在細節裡喔!

但這只是影響一把吉他價值的其中一項原因,因此或許你會發現,有的吉他明明是以合板製成,價位卻可直逼一些單板款,那就不得不佩服腦筋動得很快的商人啦!因為好的木頭人人要、人人搶,人類開發資源的速度是快於自然生長恢復的速度的,所以有的廠商雖然拿到的不是高級木材,卻以細緻的做工或高級的配件來提升琴的質感,這也是為何市面上越來越多這類的吉他了。

面板

面板為影響音色最劇的地方,所以製琴前第一考量都會以面板為優先,所以只會有面板單板,而不會特地製作側、背板單板,面板卻為合板的琴。

一般最常見用來製作面板的材料為杉木(Spruce)及松木(Cedar),以外表來分杉木較偏黃,松木偏紅,用音色來區分,大部分人都會認為杉木較為明亮清晰,松木較為溫和,具佛朗明歌特色,所以古典吉他多選用松木做為面板材料。

要如何看面板是不是單板呢?有廠牌的琴自然是上官網去看規格(Spec)囉,通常有信譽的廠商都會負責詳細地告訴你有關他們產品的一切,如果是雜牌,那就只能靠我們目測了。

IMG_0114.jpg

這支是單板,請看照片箭頭處,木材的紋路是一致的。雖說也不是不能造假,但造假會多出好幾道工,不合成本,所以目測的方法應該還算可靠。

IMG_0115.jpg

像這支合板的,就很明顯吧?兩側的漂亮雲衫木是貼皮的。

&背板

常用來製作側、背板的木材有玫瑰木(Rosewood)、洋檜木(Koa)、桃花心木(Mahogany)、非洲紅木(Bubinga)及楓木(Maple)...等。

其中玫瑰木為理想的材料,最廣為人知的兩個產地為印度及巴西。

印度玫瑰木的特徵為平直的木紋,產量供應穩定,且品質優良,為現今最受歡迎的樂器材料之一。

巴西玫瑰木有優美的螺旋狀紋路,自1992年起,巴西政府為防止亞馬遜雨林滅絕而禁止砍伐後,價值便水漲船高,目前市面上可見任何以巴西玫瑰木為原料製作的吉他,皆為1992年以前的庫存,或是自然倒塌的樹木。

物以稀為貴,即便巴西玫瑰木是否在音色表現上優於印度玫瑰木始終爭論不休。

 

不過關於哪種木頭會如何影響音色,需要在單板的情況下討論才會有意義。至於側、背板該如何判斷是不是單板呢?此時目測已經不可行,只能依賴廠商或店家告知。因此要購買全單板吉他,應該還是挑選值得信賴的品牌為佳。

琴頸

琴頸為連結弦栓到琴身的地方,必須具備強壯的縱向拉力,其中以桃花心木及楓木為最理想的素材。

其中桃花心木最為普遍,雖然以材料的理想性來說楓木更為堅硬,但有一派的說法是說因為傳統即是以桃花心木,基於保守的審美觀,桃花心木還是比較受歡迎,但近年來已經越來越多廠商選用楓木做為民謠吉他的琴頸材料,甚至指板,可見吉他真的是一種持續在進化的樂器呢!

而且琴頸是影響一把吉他彈奏手感最重要的因素,或許有人會以為手感=弦距(即琴弦到指板的距離),那並沒有不對,但是,弦距在某種程度內是可以調整的,而琴頸的木頭如果很糟,或是形狀裁切得不順手,結果卻會讓你想換一把!

另外,許多雜牌的琴,以及名牌的低階款式,琴頸都是用至少三塊木頭拼接而成的。

最頂級的琴,琴頸才有可能是由整支木頭削成,並以卡楯方式嵌入琴身,再用膠黏合。這件事有什麼了不起呢?

DSC03160.JPG

琴頭側面處(第六弦旋鈕旁)可以清楚看到這是由兩塊木頭拼接黏貼而成的。

DSC03161.JPG

這張應該隱約也看得出來琴頸與琴身銜接處也是由兩塊木頭黏著的。

木材為了運送及加工方便,通常都是切割成長條狀、長方形,因此如果要用同一塊木材來做琴頸及琴頭,會"製造"相當多的邊角料。那吉他的琴頭為什麼要有一個角度呢?那是為了讓琴弦能有效地放在上弦枕,角度大一些,能有效增加延音及共鳴。因此鮮少看到琴頸至琴頭是整塊木頭,或是琴頭處沒有往下壓一個角度的吉他。

而琴頸與琴身的接合處也是一樣的道理,為了增加琴頸的強軔度,勢必要增加琴頸與琴身的接觸面積,要使用一整支木材只為了做一支琴頸?太浪費了,不如把一支木材再切割成數支筆直的琴頸,再用一些邊角料切割、打磨一下,就拼湊成完美的接合面啦!如上面的照片所示。

從工廠作業的角度來看,越省料、越少手續的工法,售價當然會越低。因此這也是為什麼Martin、Gibson的吉他動輒超過10萬台幣,而有的雜牌的全單板吉他卻只要不到20000?

完全只使用一塊木頭製成的琴頸/琴頭,理論上在強度及共鳴都是優於拼接式的。但是,你願意為了多那一滴滴的品質(或是虛榮感),付出數倍的價錢嗎?

 

以下照片是由整支木頭做的琴頸,因為我手邊的木吉他都是拼接式的便宜貨,因此拿我的Gibson Les Paul來舉例:

IMG_0110.jpg

 

IMG_0111.jpg

 

IMG_0112.jpg

 

IMG_0113.jpg

從這張照片可以很清楚的看到,要做這支琴頸,需要用掉多大塊的桃花芯木?多麼浪費木材啊!至於那些被切掉的邊角料,是拿去"填"別支低階琴呢,還是銷毀呢?

 

dear Dorphia

這支是我的Fender Strat,她的琴頸也是屬於一支木頭製成。但Fender的琴頸都沒有向下壓一個角度,就是為了節省成本。

dear Dorphia

 

而為了解決因角度導致延音不夠的問題,就選擇在琴頭處插一支橫桿,將1、2弦(有的會連3、4都有)壓在下面,以加大角度。

但是並未能完全解決延音過短的問題,卻意外催生適合演奏鄉村樂等需要短促音色的電吉他,而且經過擴大機的修飾,可以大大掩蓋延音的問題。

不過這套做法向來也只有Fender在使用,畢竟Strat的大頭已經成為一個流行、一個象徵,且Fender一向就是勇於在製法及外型突破的廠牌。

指板

指板就是手指壓弦會碰到的那塊木頭,最常見的有以下三種材料:楓木、玫瑰木以及黑檀木(Ebony)。

坊間一般流行這樣的說法:楓木高頻突出,聲音尖銳;玫瑰木溫和,中頻較多;黑壇木聲音較乾,低頻表現較優。

但是根據筆者的經驗,參考參考就好啦!如上所述,影響一把民謠吉他音色最顯著的就是面板,如果面板選的不好,不管用什麼指板都沒有差的。

但是一般來說,民謠吉他應還是以玫瑰木為主,且即便是電吉他,通常等級較高的琴才有可能使用黑檀木做的指板。

至於楓木,也幾乎只有在Fender(或仿Fender的其於牌子)才容易看到,與琴頭的製法一樣,一開始只是為了省成本(直接用一整塊木頭,省去再多幾道工只為安裝指板,又可以省一波),沒想到楓木指板漸漸成了Fender的象徵。

 

二、筒身

acoustic-guitar-body-size-chart      

上圖是一些常見的民謠吉他筒身,不同的筒身會有不同的聲音特性,沒有絕對的優劣,只有喜歡哪一種而已,所以,選購吉他也得把筒身的樣式給考慮進去喔!

 

一般以筒身大小來看,就可以大略做出聲音的區分,通常筒身越大,低音會越飽滿,而小筒身由於較缺乏低音,高音就會顯得突出,以下大略介紹這些常見筒身的特性:

Parlor與一般吉他相比大約為3/4的大小,即現今一般所謂的旅行吉他樣式。

Classical古典吉他的標準筒身,歷經約四個世紀來的演變,即使約略有些改變,大致還是不脫此種形狀,所以才叫「經典(classical)」啊!

Concert與古典型相比,concert的腰身更加明顯,音色則與之相去不遠,在中高音的表現上突出,適合輕柔的音樂。

Auditorium許多演奏家喜愛選用此種筒身,它較dreadnought具腰身,又比concert還要大,聲音也更平衡柔和,為現今相當流行之款式。

Dreadnought原文意為「無畏艦」,為英國海軍於20世紀初建造的大型戰艦,在當時為新一代的無敵戰艦,此種吉他因筒身巨大因而得名。由於筒身大,所以共鳴佳,聲音飽滿紮實,一般會稱此種吉他為「D筒」或「標準筒」。

Jumbo是所有吉他筒身最為巨大的,因而有絕佳的低音共鳴,但因有著auditorium的腰身設計,在中音的表現上又有著與它類似的特色,因此jumbo可以廣泛地被使用在各種音樂風格上。

 

另外,你有注意到圖片裡那些縱橫交錯的木條嗎?那些是面板的"骨架",不同的骨架,會影響面板的結實度及共鳴感。除古典吉他外,現今大部分鋼弦吉他,都是以中間打一個大X為主的結構。

如果結構的地方沒做好,面板便很容易隨著時間過去而變形,進一步導致琴橋處會容易脫膠。這兩點最容易發生在新手雜牌琴上,且通常是屬於不可逆的情況。

但是很遺憾,裡頭的骨架,並不是我們在購買前可以檢查的(除非你能拆開來檢查,但是拆封視同購買),為求保險,若發現琴的面板不是很平整,可以直接問店家琴大概擺了多久,有可能是真的擺了太久,或是店家疏於照顧。

 

下面的影片是我拍來比較Auditorium與Dreadnought筒身的音樂比較,使用的琴是J.N的ASY-A及Walden的D450。應該隱約可以聽出來何謂Auditorium「較dreadnought具腰身,又比concert還要大,聲音也更平衡柔和,為現今相當流行之款式」、Dreadnought「由於筒身大,所以共鳴佳,聲音飽滿紮實」。

 

---

有問題可以在底下留言,或到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circlemusicshop 留言交流哦。

最後修改時間:2020/06/15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アヤト 的頭像
    アヤト

    Life with Dorphia, Irene & Mary

    アヤ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